2015年8月9日 星期日

[空手道] 東恩納空手道場 Day 1 (20150629)

第一天的練習內容


突如其然的被通知可以開始練習,我是既緊張又興奮,立馬奔回民宿拿道服就再次奔回道場。道場除了剛剛看到的上原先生以外,還有一個沖繩當地人的先輩,以及兩個外國人(義大利與冰島)先輩在場。

第一天練習的內容順序大致上是:

1. 準備運動


基本上這個準備運動跟一般台灣道場的暖身不太一樣,很多身體跟呼吸法連動的動作。經先生講解,裡面絕大多數就是型分解出來的動作。

2. 基本動作


拳頭的部分,因為原本剛柔流的正拳其實是貫手攻擊,所以瞄準的部位並非正中線,而是貫手的狙擊位置。踢的動作則基本上沒有高踢,皆瞄準下陰、膝蓋的部位,且有些國術味道的變化關節踢(踏み出し)。

3. 補助運動(器具訓練)


第一天只有練石槌跟三戦甕。這兩個我在台灣也有自己做過,重量也差不多都是2.5 kg一個,但我沒料到的是石槌的木棒長度跟厚度的不同,竟然能讓一樣重量的東西在實際上的使用更累更重好幾個層次。在這個階段我的手臂整個沒力了,到了三戦甕真的是靠一個意志力在撐,深怕突然就一個沒力甕就掉下去。

4. 型


在這個時候東恩納先生出現了,稍微打過招呼後聽到我是台灣來的有稍微多寒暄兩下,沒兩下就繼續練習。大概是因為現場加我有兩個是其他會派跳過去、要打掉重練的人吧,型就只練入門的「撃砕第一」跟「撃砕第二」。

前面器具訓練累歸累但精神上的壓力反而沒有很大,東恩納盛男|東恩納先生進來後整個空氣都變得不一樣,明明因為開刀的關係都可以感覺到他走路有刻意放慢,但壓迫感卻異常的驚人。

他要求我們開始時先打慢,要求動作要到位,他的動作有到位是要求兩點:

  • 一個是對型的動作要求,
  • 另一個則是包含了從腳、腰到拳頭轉出來的一整體動作流暢產生出來的力量感(但不是真的打出力量)。

不用說,在型的動作上我勢必會有很多地方要改,但真正的障礙是那個力氣的要求。前面190公分、110公斤,IOGKF黑帶不知幾段,從冰島來的先輩也未能讓先生滿意,練了十幾輪我全身的氣力就快放盡,之後被要求把力量速度加進去,就要真的將力氣全部放出,我當場就被指名說力氣不夠,下段払い受け根本無法接住攻擊跟打人。

又練了不知道幾輪後,突然發現腳底好滑,原來道場地版已經整個都被汗水弄成濕的一片了😅,而後面整理被汗水弄濕的地板也是隱藏的練習菜單。

第一天練完感想


第一天的練習就這樣結束,有一點很令人印象深刻的,不知道是刻意還是環境就這樣,明明已經是晚上,道場內室溫卻一直都是30度以上,冰島來的先輩很無奈的說:「或許這就是道地的『沖繩式』練習吧」。不過我想應該是季節的關係,現在這裡真的熱到爆炸,不帶水來喝真的不行。


---
20251008(三)重新編排文章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