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空手道] 剛柔流 型.三十六手(Sanseiru)

根據我們大家長.東恩納先生的說法,「三十六手( Sanseiru, サンセールー)」一樣是由流祖長順先生之師.東恩納寬量先生從中國帶回的9個型之一,為現今剛柔流第6個開手型,也是到我們黑帶二段審查的重點。

在剛柔流裡,我們流祖.宮城長順師為了強調:「剛柔流空手道是沖繩自古以來流傳來的武術.手(Tee),與中國(南派)武術交流融合的產物」,特別在四個以數字命名的型後面加上了「手」這個字,這些數字型分別是「三十六手」、「十八手」、「十三手」與「一百零八手」。但在其他同樣有傳「三十六(手)」的沖繩空手流派裡面,就沒有特別說會將這個「手」字加上去,甚至大部分都只有用片假名書寫讀音,如:上地流與東恩流。


剛柔流空手道是沖繩自古以來流傳來的武術.手(Tee),與中國(南派)武術交流融合的產物
『月刊空手道&フルコンタクト』2015年9月號,東恩納先生的特別寄稿

東恩流與剛柔流系出同源,兩派流祖都是拜東恩納寬量先生而來,在一般公開的說法,東恩流稱自己是忠實傳承東恩納寬量先生的型,但不知為何,他們卻只從寬量先生那承繼了三個型而已,且據說內容跟我們剛柔流也有些差異。這裡面我實際看過的只有「三十六」,的確不太一樣,更輕盈些,但整體來說,從動作與演武線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親戚關係。

據說這個型長順先生因為去服役而沒有直接向寬量先生學,這導致長順先生的一些弟子,如:(明武館)八木明德先生與(尚禮館)渡口政吉先生有跑去別府找許田先生請教過「三十六手」的樣子。(出自八木明德先生的自傳『男明德の人生劇場』P172)

八木明德先生的自傳『男明德の人生劇場』
八木明德先生的自傳『男明德の人生劇場』

上地流的「三十六」,據說是他們的流祖.上地完文先生去福州向虎拳的周子和師學拳練的。除了發音上與我們略有不同,他們大部分將它是讀做Sanseiryu (サンセーリュー),但也有的讀Sandairui (サンダイルイ),不過比較大的差異還是整個型的內容與學習的地位也。技法不說,除了上地流特有的手法外,演武線也不太一樣,剛柔流是的演武線是四方向的十字線,上地流則是八方向的米字線。學習位置上,剛柔流是把它放在上段後的中堅位置,但多數上地流,除非有另行自創,如:沖空会昭平流在2000年以後又自創了兩個新型,通常就是把它放到最後一個位置去,相當於剛柔流「一百零八手」的地位。

剛柔流「三十六手」最大的特徵,就是如同老虎猛進的二連前蹴り、剛柔流型中初次登場的関節蹴り(或稱下段横蹴り),以及最後的諸手弧受け(Ko Uke)

這個型的開頭與「四向戦」相仿,一樣是從平行立ち的諸手中段横外受け架式開始,但與開手的「四向戦」相反,「三十六手」是已經將拳頭給握住的版本,貫手也變成正拳,但本質沒變,都是要將「三戦」學習到的身體操作給應用進去,才能展現它應該要有的味道。

「三十六手」的動作學習難易度我個人認為是覺得普通,站立法也跟「四向戦」一樣單純,甚至演武線更是只有十字而已,大部分的手部技法只要前面有練好,到這裡要施展起來都不難(但如果前面沒練好直接跳級又是另外一回事),真正的難關只在於関節蹴り/下段横蹴り這段,特別是這個動作是搭配前蹴り後使出,並反覆施展四遍,整組動作佔了整個型極大的篇幅,只要沒打好整個型就會顯得難看,但反過來說,這個難關通過後也沒啥難度了。

此型的手部技法如下,紅色是之後的型也有的動作,藍色是此型獨有的動作,綠色是前面型動作的改版:
  • 諸手中段横外受け > 中段正拳突き
  • 外し技
  • 足取り
  • (右)揚げ肘当て > (左)正拳突き
  • 下段(拳頭)交差受け
  • 下段(開掌)交差受け
  • (右)(開掌) 上段揚げ受け + (左)中段添手 > (拳頭)虎口 > 諸手突き
  • 諸手弧受け

此型的前半段,站立法都是在平行立ち與前屈立ち之間切換,除了在「撃砕第一」就學到的,以猛烈突進的前蹴り直接從平行立ち站成前屈立ち,此型進一步從這個動作繼續,從前屈立ち的狀態下把中心軸移往後腳去踢関節蹴り/下段横蹴り,再以後腳單腳站立的去轉身成平行立ち,這也是此型中困難的地方。

関節蹴り/下段横蹴り
「三十六手」最難做的関節蹴り/下段横蹴り

此型到後面就改以四股立ち的移動為主,其中最受注目的莫過於最後一動的諸手弧受け,這動作在「転掌」也有,動作雖略有差異但都是同一個。跟其他型的動作一樣,此動作含意明顯被刻意隱藏起來,但理解到如何使用後會發現是個攻防一體的實用技法,也是剛柔流原本上段的受け技。

「一百零八手」最後面也有出現的諸手弧受け
東恩納先生的網路剪影,「一百零八手」最後面也有出現的諸手弧受け
此型中手部技法的奧義,也是我個人愛用的技法

東恩納盛男先生自己是說,他是非常喜歡這個型,特別是二連前蹴り的部分,從平穩的狀態突然展開強而猛的攻勢,就像是老虎飛撲獵物一樣,因此年輕時候下了很多苦工練習。我對這個型的理解上並沒有像「四向戦」那樣那麼好,但它後半段的那些手部技法卻是在練了之後成為我個人愛用的技法就是,可輕易與其他型的動作串聯組合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