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空手道] 2018年下半年沖繩本部道場(支部長合宿) Day 2 (20181010)

一早前往武道館


又是個多災多難的早晨作為開始,不知道為什麼的夜晚各種噪音干擾:汽機車、大型卡車、蚊子、貓叫春、小孩哭鬧不停、隔壁房間的打呼聲,都吵到我難以入眠,不知道有沒有睡到兩小時。總之,日本時間早上7點半起床後隨便弄弄,就不想省錢而搭計程車直往奧武山武道館去。

到的時候就已經一堆先生、師範在那裏,也遇到上次對我有所照顧,來自伊朗的Farshad先生,不過另一位澳洲的Philp先生就沒參加了。稍微寒暄後就跑到本部道場的人那邊,上原先生就說今天我就來幫忙櫃台登記的事情吧,於是9點武道場開館後就直接跟著本部道場的人直奔二樓一起弄櫃檯的事宜。櫃台被分成兩個收費區塊:日圓跟美金,我跟澳洲的David先生一起充當美金組的櫃台人員。因為大部分的先生還是給日圓居多,所以我們這邊相對涼快,不過就算如此對完帳後也是比其他人慢了將近半小時,大約10點才進去加入練習。

第二次接受「一百零八手」的指導


一開始的練習由蔵元先生帶準備運動為主,這段因為在對帳完全沒跟到,不過後面高段者的「一百零八手」練習倒是跟到了。東恩納先生在初時就說所有的人都來練,這是繼2015年第二次練習這個剛柔流開手型裡面最難也最長的型。大致上因為在本部道場看過太多遍,所以動作流程基本上毫無記憶的難度,因此有些先生事後竟然說我不是「一百零八手」的初學者吧?真的是有點受寵若驚。

倒是這次練就如同上次支部長合宿,上原先生請西班牙的Roberto先生指導我「久留頓破」一樣,單單只是過過流程、記住動作順序,與開始要求細節後感覺我好像又不會這個型了一樣,同樣的感受再次襲來。這次後段由南非支部長.Bakkies先生指導我們這些初學者較為細節的動作要求,諸如:手指的用力方式、重心的轉移、眼睛視線的移動等,要求下來果然和2015年過過流程不同層次的練習感受,雖然很多細部還無法立刻達到水準,但是反過來看初中階的型倒是很有幫助。

Henrik Larsen先生的基本動作指導


這之後由丹麥支部長.Henrik Larsen先生主持練習,重新做了一次準備運動,開始感覺到睡眠不足的痛苦有點恍神,到了基本又開始恢復集中力。

之後就開始專練摺り足的移動,分別是:

  • 左右橫向
  • 左右斜前
  • 平行立ち往前
  • 平行立ち往後變貓足立ち
  • 左右往後90度捌く
  • 左右往前90度捌く
  • 180度捌く

之後再搭配手的動作,也就是型的動作去做摺り足:

  • 左右+引き受け
  • 左右斜前+「四向戦」的掌底突き
  • 平行立ち往前+「制引戦」的裏拳打ち
  • 平行立ち往後變貓足立ち+「十八手」倒數的雙手抓動作(不清楚正式該怎麼稱呼這動作)
  • 左右往後90度捌+「砕破」的拳槌打ち

其實就跟型的動作沒啥兩樣。

Larsen先生在帶基本動作時有三個地方我特別印象深刻:

  1. 他有特別提出基本動作的重要性。譬如:中段橫外受け或是引き受け時,肩膀不能抬起而喪失背肌的力量。又或者是為什麼做這兩種中段受け時起手式都是一手從另一邊的腋下深處位置開始,其中重要的內涵是為了體會ムチミ(Muchimi),當為求快而動作改變最後就是動作含意也跟著改變。讓我想到某個其它會派的剛柔流的的確確就是這樣子,必須深以為戒動作是否有跑掉。
  2. 摺り足的意義,為什麼移動時要使用摺り足?不能用踩踏的方式前進?特別是腳穿上鞋後根本就不可能如同赤腳這樣在地上滑,這樣的意義為何?不過這我在前一天就已經有問過其他先生,不過很意外他主動對全部人提出這樣的問題。簡單一句話說,就是要培養一個武術的身體運用方式,細節就不透漏。
  3. 一些連續動作的身體運用方式,譬如:前屈立ち移動的十字肘擊。可能真的是太不常做這種動作,還外加移動而印象深刻,不過當熟習之後發現身體其實能做出的發力比想像中的還多元。

分組練「四向戦」與其基本分解


這之後稍微休息就換「四向戦」的練習,因為這是段位者都必須要會的型,所以沒啥問題的全部人開始練,只過了一次慢的就全力速度去打。打了不知道多少遍,開始與斯里蘭卡支部長.Ravindra先生兩人一組練基本分解,大致上一組動作雙方左右兩手都能練到兩到三輪,其實還蠻充實的,不過也很耗時間,時間真的飛快就過去而無感覺。

後面全部過完再換掛け手的練習,也是兩人一組互相手靠在一起做特定的動作,但掛け手跟靠基不太一樣。靠基比較偏向是練卸力與練型的用法,掛け手比較是在專心練體幹重心的掌握,諸如:

  • 基本的單掌相靠、
  • 用「転掌」的動作內轉外翻試圖對抗對手的重心、
  • 雙掌版本的、
  • 三戦立ち的站姿用中段橫外受け緩慢的兩人用小手互壓,
  • 三戦立ち的站姿,一人掌向下、另一人的掌向上的互壓。

做這些動作為了站穩,身體丹田一圈勢必就要用力撐住,練完後丹田部位的身體都很痠累。

再之後變成五人輪流的「四向戦」基本分解,一人在中間,另外四人接連攻擊,由中間的人依序打出「四向戦」的基本分解動作。必須說有些先生真的出乎意料之外的比我想像中的還有水準,世界很大而他們真的太低調。

自請加練「三十六手」


這之後東恩納先生開始講古,講完之後就結束今天在武道場的練習。我請蔵元先生再帶我一次「三十六手」的基本分解,以確認審查上能無礙通過。反覆幾次之後就留在那邊繼續練習,又多練了至少40分鐘有,大致上我想動作力量應該都沒啥問題才在下午3點多安心離開。

結束


晚上的練習則因為幾個友好願意幫忙指導的先生都說他們今天不會過去,加上襲來的睡意,遂臨時決定今晚休兵。不過光今天一整個早上的收穫與滿足感,我自己已經心滿意足能接受就是。


---
20250831(日)重新編排文章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