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樣截自 「公開!沖縄空手の真実」這本書的P88~89,不過下面就不附上原文,並且直接將我個人注釋打在翻譯的內容裡面。
上地流是上地完文(1877-1948)於1897年遠渡中國、歷經13年向虎形拳名師 周子和的半硬軟拳法為基礎創立的。
上地完文 |
1909年從中國回到日本的完文,於1926年初次在中國國外的日本和歌山市開設半硬軟拳法的道場。1932年以「半硬軟流空手術研究所」為正式的流派名開始傳授所學。1940年將流派名改為上地流一直到現在。這之後1978年與1989年,上地流的組織開始分裂,除了原本的「上地流」外,還有「昭平流」、「硬軟流」、「半硬軟」、「孝武流」等,現今一般介紹都統稱它們為上地流系。
從上面的歷史可以知道,上地流並不是屬於首里手、那霸手與泊手等沖繩原本的武術「手(Tee)」來的,而是直接從中國拳法繼承下來,與其他沖繩空手的流派比較而言是相對新的。完文傳承的半硬軟拳法是以三套型為主軸,即「三戰(サンチン)」、「十三(セーサン)」與「三十六(サンセーリュー)」。
上地完英 |
而之後傳到第二代的上地完英(1911-1991),他將父親完文帶回來的拳法以更合理與實用的武術為目標去重新整理原本的內容,除了另外創出「完子和(カンシワ)」、「十六(セーリュウ)」與「完戰(カンチン)」等三個型,並且確立「準備運動」、「補助運動」、「約束組手」等練習內容,完成了現代上地流技法的基礎。
除了完英外,加上糸數盛嘉設計的「完周(カンシュウ)」與上原三郎創作的「十戰(セーチン)」,上地流系的流派就是以這8個型為共通點。一些分裂出來的流派可能還有各自的創作型,譬如:網路上也很容易找到的、昭平流的「龍虎」。
上地流的特徵首先就不得不提繼承中國「龍虎鶴」象形拳的特色,根據這三種動物的動作來系統化拳法的攻防原理,這種色彩相對其他沖繩空手流派而言顯得非常濃厚。
另外是極端頑強的肉體鍛鍊也是他們一個最廣為人知的特徵。用異常的抗打練習製作出頑強的身體,使得在實戰的時候只要專心防守無法鍛鍊到的顏面頭部等部位就可以,而這個抗打的練習主要就在「三戰」這套型裡面去練,這也是上地流三戰跟剛柔流三戰最大的不同之處。
上地流的另一個特色是,他們本身是沒有正拳的空手道流派,攻擊主要以指尖為主,如:踢的技法以固定指尖的足先蹴り,手的技法則以四本貫手與拇指拳(彎曲拇指的狀態下如同掌底攻擊一樣去擊打)為主。型幾乎都只看得到開手的技法,一般空手道所熟知的正拳只見於較為近期才創出來的型之中。
最後面直接奉上當初我第一次知道上地流的影片
影片內容的表演者為上地流拳優會的新城清秀先生
他也是我認為現今最能代表上地流的人物之一
下面可能接著繼續介紹小林流? 沒有進度表就是....
除了完英外,加上糸數盛嘉設計的「完周(カンシュウ)」與上原三郎創作的「十戰(セーチン)」,上地流系的流派就是以這8個型為共通點。一些分裂出來的流派可能還有各自的創作型,譬如:網路上也很容易找到的、昭平流的「龍虎」。
上地流的特徵首先就不得不提繼承中國「龍虎鶴」象形拳的特色,根據這三種動物的動作來系統化拳法的攻防原理,這種色彩相對其他沖繩空手流派而言顯得非常濃厚。
另外是極端頑強的肉體鍛鍊也是他們一個最廣為人知的特徵。用異常的抗打練習製作出頑強的身體,使得在實戰的時候只要專心防守無法鍛鍊到的顏面頭部等部位就可以,而這個抗打的練習主要就在「三戰」這套型裡面去練,這也是上地流三戰跟剛柔流三戰最大的不同之處。
上地流的另一個特色是,他們本身是沒有正拳的空手道流派,攻擊主要以指尖為主,如:踢的技法以固定指尖的足先蹴り,手的技法則以四本貫手與拇指拳(彎曲拇指的狀態下如同掌底攻擊一樣去擊打)為主。型幾乎都只看得到開手的技法,一般空手道所熟知的正拳只見於較為近期才創出來的型之中。
最後面直接奉上當初我第一次知道上地流的影片
影片內容的表演者為上地流拳優會的新城清秀先生
他也是我認為現今最能代表上地流的人物之一
下面可能接著繼續介紹小林流? 沒有進度表就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