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討論的內容
這次意外的除了我之外,只有一個無想会的濱口君參與討論。濱口君雖然比我年輕,但對於沖縄空手各門各派的理解又比一般人都還清楚,這次就聽到他講了一些各系統道場的技術變遷過程,反而對沖縄空手会館的討論著墨盛少。
另外是他也提到說,沖繩雖然是空手發源之地、遍地都是空手道場,大概300~400間道館吧,但也必須說不是所有人都是那麼厲害,真正實力獲得認可的還就是哪幾個先生。當然也有一些其實很強,但不喜歡出頭的先生隱居幕後,像我們道場的上原先生就是一個吧。
台灣的嘴砲文
話說回來,最近友人傳給我看一篇沒練過沖縄空手的台灣人寫的文章,說最近沖縄空手界提倡文化保存一事發表了他的看法,我個人是對其看法覺得不以為然。
據說琉球最近在吵著要以 "體育" "教育" "文化" 三個方向來保存傳統空手道。
...(中略)...以文化的方式保存,就像把空手道給標本化了,保存好以後就擱在一旁,既不死,也不生;不需要被現代化的技擊運動來檢驗,技術是不是已經不合時宜,也不會有哪個肌肉格鬥阿宅,跑去找那種傳統空手道的碴(以我的經驗,那些老宗家們應該始終相信自己功力還很罩)。
以上原文連結恕不提供,體育跟教育那是針對未成年人的小朋友而言搞的,我在這段時間是沒看到沖繩的電視台,或是官方組織現在有特別強調這個,就暫且不提,我比較想說的是文化這塊。
文化保存?
沖縄空手最近吵文化保存?我是不知道所謂最近到底要是多近,遠一點看十年前定下來的「空手之日」,近一點看這五年開始有的「百型挑戰」,或是今年舉辦的進入聯合國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討會,這是現在進行式,而不是最近才提的東西。甚至從二十年前開始,沖繩與國際的交流會都可以說是這種文化保存活動的系列延伸。
而所謂文化保存,也不是就這樣把東西像個骨董一樣的放在那裏貢著,是要對外讓大家知道:「真正的空手,以及它的文化是在沖繩這裡」。講白點,這除了是一個宣傳手段,更是一個政治角力。這門系統的武術也一直都不是放在那裏就這樣擺著不變的,要不然泊手的東西現在是怎麼被當作首里手的玩意看?更不用說沖繩以外的人根本也不清楚那些型原先是出自泊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