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的自主練
經過三天的寒流休養後,20160126(二)一早就衝到道場要來自主練習,當天會決定早上來練習是因為晚上已經確定不會有團練,東恩納先生在此之前就叫大家當晚去TENBUSU那霸大樓去聽這個座談會,另外是也想趕快確認傷勢好得如何,因此決定不管怎樣當天早上都決定要去道場一趟。
當天早上,以Ernie先生為首的五名英國IOGKF指導者們也來到了沖繩進行集訓,雖然他們邀請我一同跟他們來進行Tabata式的器具訓練,拿出了除金剛圈以外的所有器具、準備瘋狂特訓。不過對於我這個三天前才扭到、連四股立都無法站的痛痛人而言,也只能予以婉拒,不過幸好老天有保佑,扭到的部位是好得差不多,兩小時半的自主訓練下平常練的身體都沒其他異樣,放心地迎接晚上的這場座談會。
![]() |
東恩納先生要我們去聽的座談會海報 |
晚上的座談會
失望的座談會內容
這場座談會共分兩個主題:
- 第一是以日本和食如何進入聯合國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來看沖縄空手該怎麼準備,
- 第二是邀請其他人、多人參與討論沖縄空手道的事情。
我對第一部分的座談會的內容其實沒有很大興趣,一來是這部分座談會內容是針對參與推動文案的相關行政人員設計,二來我日文沒那麼好,在沒有辦法全部聽懂的情況下,更是顯得興趣缺缺。
第二部分的座談會才是我真正想聽的,宣傳海報上面都寫「想知道多一點」了,讓我以為真的能聽到多一點我不知道的東西。結果是,很失望。
台上後面的出現的主講者,乃至主持人、司儀都在自我介紹而已,譬如自己的出身是哪個流派、師傅是誰、自己練的心得,這樣輪流一番就講了一個小時,結果除了我知道主講人的背景以外,關於沖縄空手道的知識完全沒增加。另外參與座談者還有一個是本土糸東流的先生,雖然沒有不敬,但他跟沖縄空手的關係也太薄弱了吧🙁。
現場觀眾的發問
反而是後面請現場觀眾發表意見才比較精彩,當天的觀眾除了最後排的一整排記者以外,一半以上都是現今的沖縄空手道大師。
第一個發表意見的是一個剛柔流的先生(上原先生如是說),他大改講了五分鐘之有,其中一個我還記得且聽得懂的部分,是關於現今日本本土協會的指定型動作問題,如:剛柔流的「十八手」。其實不只這個型啦,日本本土的協會對於動作的要求都跟沖繩不太一樣,國高中的學生在他們這些正統的沖縄剛柔流道場練習後,去學校給競技的教練說:「這樣不行」後被要求改成本土協會的指定型動作,這些小朋友在兩邊往返都不是的狀況該怎麼辦?
這問題在我看都不是一兩個人能解決的,每個人練習空手的原因理由不可能都一樣,有些人是被這門武術的理念、技術所吸引,有些人只是想追求運動競技而投入,也有人只是想追求穿空手道服好帥、好棒棒的自己。
沖縄空手道的口號:「標榜一輩子鍛鍊不懈的生涯武道、是磨練身心的護身術」,這個核心價值是跟後兩者有衝突的。小朋友可能不會關心身心上面的訓練、而較為追求體育競技的勝敗,這可以理解也不是壞事,但型競技對傳統可能產生的破壞卻不容小覷。
不管是裁判到底看不看得懂這型的內涵,或是選手亂改了動作、改到讓這些沖繩老師傅搖頭外,型競技到底有哪一點可以令空手人自豪?要追求這種的比賽不如去比中國的新武術,動作更多、更花俏、更難打、更有觀賞性不是?
而日本本土與沖繩這邊的動作上差異,已經不只是傳承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了,但這個地方我也是從其他人那裏了解了個大概,這裡就不多說,只能說試問有誰不想當老大?好不容易到手的主導權跟發言權就這樣還給別人,日本本土的人會願意嗎?WKF這組織本身,日本本土的人不也一直在跟歐洲那邊的人爭主導權?不過這對於IOGKF而言都不太相關就是。
這座談會完後,蔵元先生把我介紹給沖繩縣政府的空手文化振興官員—久部良女士,久部良女士希望我隔天可以接受她的訪談與協助資料的調查,不過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後續再補。
真正開始進入座談會主題的晚餐
由於這座談會的時間是開始在晚上六點,所以後面道場的先輩就提議一起吃晚餐,而這晚餐的聊天內容才真的是精采。同行的除了我們之外還有遠從廣島來的在日美國人、沖縄小林流的Mark先生,他也很不客氣地用他流利的日文問了眾人一些我平常不敢問的問題,犀利的問題跟先輩們的回答彷彿這才應該是座談會的內容,不過內容太刺激所以都不能公開在這邊講就是。
---
20250906(六)重新編排文章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