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外人士的共同練習
這天如先生說的,到12點半才出發去找他,1點我們慢慢走到另外租借的成功高中運動中心9F,與其他人會合。開始練習也是跟平常周末一樣的2點,只是這天如同前兩次一樣,有邀請一些會外的朋友一起來練,其中有一人未到。
前半段的內容幾乎跟昨天一模一樣:準備運動、基本動作、摺り足移動,與綜合動作都是,這裡不作累述,大概一個小時半內練完這些。
「三戦」的練習
蔵元先生針對初學者練習將它分為四個階段:
- 原地三戰立ち後,就只有手的動作。
- 只有三戰立ち腳步前進後退的動作。
- 只有丹田呼吸的動作:長吸長吐、長吸短吐、短吸長吐,以及短吸短吐。總之意識集中於丹田,以及路徑的想像,另外呼吸短吐的時候都會用大力去吐出聲音、長的就不會。
- 就是上述1~3綜合起來練一遍。
我在4打完第一遍之後,就去後面往前依序訂正參與者的動作,時間過得非常快速,只是把動作意思意思帶完而沒真正要求動作的正確性,一小時半就這樣沒了,只剩下不到二十分鐘可以練雙手互推的靠基。
靠基手動作的軌跡
練習前,友人有發問:「靠基雙手互推的軌跡有哪些?」,先生說有三種軌跡:「山的、直線的,以及橫向畫圓的」,另外也可以加入腳步移動去卸力的練法。
山的就是軌跡如同爬山下山那樣,是練手臂的力量,其他就都是技巧卸力的練習。
總之靠基最初的雙手互推、力量練過一下後,就是型應用分解的練習,但時間關係也只能練個兩招:
- 夾手指,彎手拖到地下的關節技。
- 「撃砕第二」的引き受け應用分解 > 肩頂對方肘關節。
時間真的不太夠用阿!
結束後的交流
之後結束開始各方人馬搶拍照,以及QA。跟外面不同根底的人練還是很有趣,譬如:
- 養神館本多先生的關節與身體使用方式、
- 張師傅的詠春手法、
- 友人體驗跟先生靠基等。
| 共同練習結束的大合照 |
慶功宴
慶功宴去吃熱炒店,其實感覺這三天還是熱炒店最對先生他胃口,也因為這樣,這晚先生講了很多東西。
型要注意的部分
「三戦」
- 前腳膝蓋要靠近前腳腳尖。
- 拉手時,食指開始,手也不要升出去,之後貫手先打開,打出去時打直,之後再變橢圓的押さえ受け。
「四向戦」
- 貫手後捧水的動作是畫小圓沒錯,手指是五指一起抓之後立刻往下掙脫。
- 中段關節技是手掌朝內一點點沒錯,手肘筆直往下,重點在腰的轉動。
練習的疑問
關於「三戦第一」
(略)
型的階段
型的階段
練習有三種階段:
- 全力全速。
- 受け的時候展現ムチミ(Muchimi)。
- 全部的動作都要展現ムチミ(Muchimi)。
但有些型也不只這樣,如:「四向戦」的掌底突き也可以是同手受け跟攻擊,所以會有類似畫圈的動作,這就讓「四向戦」有多一層階段的難度,後面的型也有類似的進階階段。
Nun Tee?
這是不同的呼吸方式,一般我們都是呼吸的吸吐配合動作,攻擊打完剛好吐完。但這是打完後再吐氣的方式,就像是舉重時會吸一口氣後憋住舉起來後放下才吐氣,又或者是跑百米時吸一口氣憋住跑完後才吐這樣。
這沒有好與壞,但基本上還是要求要吸吐之間都與動作配合。
其他軼事
- 東恩納先生明年來台的事情,看來是真的打算會來!且必定會來看練習,而不是單單吃飯這麼簡單。
- 將沖縄空手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UNESCO)一事,看來還要花費好幾年才能成😔。
- 以前代々木道場時期,很多外面的人都會來挑戰。但現在的沖繩就不會,這是因為沖繩很小,大多數的人都互相認識,起碼也知道對方臉孔,不方便隨便跑去踢館,輸贏都很麻煩。
- 續,以前代々木道場時期,東恩納先生跟松濤館的藤本貞治先生以前有多次交手的經驗。
- 關於東恩納盛男先生的師傅 安一先生,安一先生雖然是在二戰結束後才入門的,但在長順先生底下的七年裏,有兩年是完全一對一的教學。在大家吃飯時,長順先生也完全不會跟其他人談論空手道的話題,要談也都是私底下對安一先生說。
- 關於問問題,不管是東恩納先生還是安一先生,基本上他們是不太會去給人解釋動作是在做什麼的,「動作做到理解為止」就是他們沖繩式的教學模式。
- 寬量先生渡清的故事,我知道在那個時候琉球王國的人要去清國並不是說要去就能去的,一個是官方有名目的派去,另一個就是偷渡,蔵元先生說寬量先生是以留學的名義渡清去,只是去了之後完全沒在念書。
![]() |
| 慶功宴合照 |
當天完整的相片請去粉絲頁的相簿看:
---
20251004(六)重新編排文章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