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空手道] 2025年,從既有文獻看東恩納寬量

最近因故看到全日本空手道連盟剛柔会的小山正辰先生在其網站上寫的文章,我就很認真的將以前都懶著看的文獻一口氣看完,後來又看到他流外國人的詭異言論,便決定公開整理後的內容。

東恩納寬量是誰?


簡單說,他是我們剛柔流之祖,宮城長順先生的師傅,有「足之東恩納」、「那霸手中興之祖」的稱號。

他生於1853年、琉球王國時代的那霸西村,後來在1915年於弟子.長順先生的家中辭世。據傳他年輕時便前往當時還是大清帝國的中國,跟一個叫做「リュウリュウコー(RyuRyuKou)」的人學拳,至於是什麼時候去的,學了多久的,他學拳的人來歷是什麼,則眾說紛紜。

東恩納寬量
東恩納寬量

在我們東恩納盛男先生寫的『剛柔流空手道史』(P1~3)裡面有寫說:東恩納寬量先生在父親跟久米村人的介紹,初步有了中國武術很厲害的想法,之後父親寬用在寬量先生14~15歲時去世,寬量先生認為要習得有強大的精神與體能才能在亂世生活下去,加上對中國武術的憧憬,便想著要去大清帝國學拳的想法,後來在15~16歲取得前往的管道後便付諸實行,在福州拜師一個叫「リュウリュウコー(RyuRyuKou)」的人,練到30歲,才在其師的指示下,回到已經變成大日本帝國領土的故鄉。

『剛柔流空手道史』
『剛柔流空手道史』

東恩納盛男先生這裡面寫的跟平常講的口述歷史其實是有落差的,應該說有所保留,平常盛男先生是說:

  • 東恩納寬量前去大清帝國學拳的一個主因是想要學習更強的武術來替父報仇;
  • 他是因為救下了「リュウリュウコー(RyuRyuKou)」的家人,才獲得「RyuRyuKou」傳授拳藝,並不是無條件的突然就收下;
  • 在修練的過程之中,寬量先生因為放下報仇的心,其師才說可以回去。


不過要提醒,這是TOGKF流傳的版本,各會派之間流傳的都有些差異,但這些版本的共同點就是:

  1. 寬量先生有去過中國學拳,並且待了一段時間。
  2. 寬量先生的師傅是誰,在現在的中國也無法確認,大概只有某會派的人會信誓旦旦說是謝崇祥吧。


寬量所處的時代背景


這邊參考小山正辰先生的『剛柔流・那覇手関連 第3回』與『剛柔流・那覇手関連 第4回』的內容,只把重點部分提一下。

這個時代的複雜度是現代人難以想像的亂世,琉球王國從1609年薩摩入侵後,就處在同時臣屬中日兩國的藩屬國地位。左邊面對的是大明與大清帝國,右邊則是面對薩摩藩,與薩摩名義上的老大.江戶幕府。

時間快轉到19世紀,大清帝國先是在1840年的鴉片戰爭被大英帝國打敗,被迫割據香港,之後到了寬量先生誕生的1853年,又發生太平天國之亂,南京剛被攻破,上海也發生反清復明的起義活動。同時,江戶幕府由於美國「黑船」的來襲而進入滅亡倒數。

大日本帝國的誕生與琉球處分


以武士為統治階層的德川幕府垮台,倒幕集團拱上明治天皇而建立的中央集權政府、大日本帝國(明治政府)誕生了。但這個政府並不是建立後各地就自己把權力奉還,為了將各地的統治權牢牢握在手上,明治政府先後進行了一連串政策,要一步步將各地大名的權力給拿到中央政府手裡,最後他們也成功做到了這點,並隨後在短時間內推行了巨大的社會改革,目的是盡可能快點做到現代化、達到富國強兵,防止西方列強將日本給殖民地化。

而由於先前琉球王國臣屬薩摩藩的關係,明治政府就將琉球王國當作自己的一部分,因此在1874年就開始要求琉球王國:「停止向大清帝國派遣朝貢船隻,以及停止冊封」,以免其仍被視為大清帝國的藩屬國。

琉球王國是與大陸前後兩個帝國進行朝貢貿易立國的,就算有薩摩人的干預也不曾改變這個基礎,因此明治政府的這個命令等於是要廢了琉球王國的統治階層利益,就有一票王公貴族積極反抗,並且渡海至大清帝國請願。

明治政府因為國內其他問題,如士族(舊武士階層)的叛變等,要遲到1878年底才又開始處理琉球王國的事情,並在1879年3月27日,派遣軍隊警察進入首里城,宣告了所謂的「琉球處分」,琉球王國就此變成大日本帝國的沖繩縣。

中日甲午戰爭(日清戰爭)


琉球王國滅亡後,沖繩內部分裂為親中派與親日派。親日派協助大日本帝國派過來的官員,逐步將琉球改造為沖繩縣,而試圖復興琉球王國的親中派與舊士族們則不斷向大清帝國請求援助,由於獲得琉球王家.尚氏的支援,勢力強大到足以壓倒親日派。

1894年,日本藉口進軍朝鮮,與大清帝國談判破裂,最終爆發甲午戰爭。戰爭的結果以日本勝利告終。1896年,逃往大清帝國的琉球人發現大清帝國自顧不暇,無意援助琉球而陸續回國,復興王國的夢想已確定破滅。

其實從這些歷史背景就可以知道,當時寬量先生的時代是有多麼的動盪,他當年渡航去大清帝國絕對是冒著風險的,而他被其師要求回去的理由,絕大多數原因還是因為日清兩國的關係變得嚴峻吧。

小山正辰先生官網的歷史文獻

接著來看小山正辰先生在其官網整理、關於寬量先生的文獻,出自『剛柔流・那覇手関連 第5回』、『剛柔流・那覇手関連 第6回』與『剛柔流・那覇手関連 第7回』。這裡所選文獻都不是我們沖縄剛柔流各會派之間流傳的內容,共五篇:

  1. 慎姓家譜』,東恩納寬量家族傳,本文我是第一次認真看完。
  2. 慎姓家譜支流紀録』,東恩納寬量家族傳,本文我是第一次認真看完。
  3. 自伝武道記』,東恩納寬量先生的王族弟子.義村朝義寫的自傳,之前只看過別人寫的概述。
  4. 關於東恩納先生』,1956年的回憶錄,從『剛柔流空手道史』就看過全文,是孩提時認識寬量先生的金城三郎氏寫的回憶。
  5. 史実と口伝による沖縄の空手・角力名人伝』,松林流流祖於1868年所撰寫的書籍,還在沖繩時曾在二手書店看過全文,但因為內容很多不準確也沒有根據的內容而沒有買。

關於兩份家譜,都是小山正辰先生從東恩納寬量先生的家族後人.東恩納寬良氏拿到的,原文內容對華人而言算是相對簡單,因為就是用中文所寫。

根據東恩納寬惇所著的『琉球人名考』,『家譜』是:  「一般士民的姓氏,自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尚貞王時代,設立了系図座,並規定各家需修訂家譜。」(東恩納寬惇全集第四冊,第360頁)由上可知,這種士族家譜在沖繩並不是隨便亂寫的東西,以下也只節錄重點內容。

1.『慎姓家譜』


『慎姓家譜』從一世寬年記錄至十四世,共收錄了429人的姓名。在這些記錄的右上方,有一篇題為『慎姓家譜序』的文章:

「夫我之祖先所従来向親族老者尋詢之天久筑登之親雲上者那覇若狭町村之住人也嘉政年間為楚邊勢頭且叙於黄冠雖然奉仕位級漸次之年月干今不能知其細詳二男一女長男玉那覇親雲上寛繁次男天久子寛年也」

簡單說:慎姓的起源可追溯至那霸若狹的一位名為天久筑登之親雲上的人物。他於嘉靖年間(大明、1522~1566)擔任楚邊勢頭這樣的武官,獲得黃冠,並享有從七品的官位。其後情況不明,但可以確定他育有二男一女,長男叫玉那覇親雲上寛繁、次男叫天久子寛年。

其中次子天久子寛年被視為東恩納慎姓的一世,之後建立了四個分支:本家、久茂地、畑(Haru)、西家。

沖繩學學者.東恩納寛惇的父親寛裕先生,當時也享有「武士」(在琉球,意指精通武術者)之名,他與寛量先生有「東西的東恩納」之稱呼。大致上一般民眾是以:

  • 寛量先生住在西村,被稱為「西之東恩納」;
  • 寛裕先生則被稱為「東之東恩納」。

然而,在東恩納家族內部:

  • 寛裕先生是「西之東恩納」;
  • 寛量先生是「畑之東恩納」。

『慎姓家譜』中,寛量的兒子「寬仁」被記為「三男」,不過這與『慎姓家譜支流紀錄』有異。

2. 『慎姓家譜支流紀録』


『慎姓家譜支流紀録』中,自寬量的四代前,寬田開始記錄,這裡直接跳到寬量先生。

十世 寛量 童名真牛唐名慎善熈行四戊豊三年癸丑三月十日生
父 寛用
母 慶氏真蒲戸

這內容對華人地區要解讀意思不難,必較要注意的是一些琉球王國的風俗。

  • 寬量這個名,是成年以後的公稱,限制在兩個漢字,且同姓的人的名字首字都相同。在一些華人家族可能有這樣的傳統,但我家族就沒有,每一代甚至兄弟姊妹之間都沒有命名規則。
  • 「童名(Doumyou)」(沖繩方言稱「Warabena」),接近台灣孩提時取的小名,是除了公開名字之外,在家族或親近關係間通稱的名字。
  • 「唐名(Karana)」,即另一個中國的姓名,沖繩士族以上階層的人都擁有這樣的姓名。不過寬量未當官,應該不太會使用他的唐名。

從『慎姓家譜』與『慎姓家譜支流紀錄』皆顯示寛量僅育有一名男孩。根據『家譜』,此子名為「寛仁」。但在『支流紀録』中,則記載:

十一世 寛O 童名樽金唐名慎得福行一光緒八年癸羊五月十五日生
父 寛量
母 真嘉戸

此處「O」的部分已遺失,但根據『家譜』,此名應為「寛仁」。

『家譜』中寛仁被列為「三男」,但由於『支流紀録』記載其排行為「行一」,故小山先生採用「長男」的說法。生母名為「真嘉戶(Makato)」,從其姓名推測,她應該是琉球人。然而,出生年有一些矛盾。

  • 光緒八年是1882年。
  • 癸羊年是1883年。

寛仁的出生年份究竟是1882年還是1883年沒有證據來判斷到底是哪一年,不過這就足夠顯現出寛量先生在大清帝國待的時間說法之矛盾,有些會派會說他是20歲以後出去,也就是1873年以後的,待了10~20年不等,配合寬仁的出生年來說,這些說法在時間上明顯有問題。

  • 20歲渡航說:1872~1887年滯留中國的說法:若20歲時渡航,則他的結婚時間及男孩的出生如何解釋?
  • 24歲渡航說:1877~1885年滯留中國的說法:若23歲結婚,則時間上與結婚無矛盾,但男孩的誕生仍然無法解釋。

而對比我們東恩納盛男先生說的15~16歲渡航,14年回到沖繩,也就是待在大清帝國的時間會是1869~1883年,這樣看時間上才無矛盾之處。

3. 義村朝義『自伝武道記』


義村朝義(Yoshimura Chougi)生於1866年的首里,是琉球王國尚円王第十三代孫,也是繼承義村王子位的義村朝明(親中派要員)之次子。他作為王室家族,家中小時候就聘請漢文、唐手、書畫教師,接受文武教育。琉球王國滅亡後,因為父兄親中關係被明治政府斷了金援,之後他開公司經商過活。1945年3月14日,在大阪遭遇空襲死亡。

義村朝義
義村朝義

他1941年的著作『自伝武道記』,詳細記載了師從松村宗棍、東恩納寬量等當代名人學武的紀錄,這裡只看寬量先生相關的內容:

我在22、23歲(1888、1889年)時,進入東恩納師門下學習,每月三次從首里前往他的住處。他的住所位於本願寺前(真教寺)附近(現已填埋改建為住宅區),當時該地區仍是薪炭商店聚集之地。後來,師傅親自到我首里的宅邸指導,有將近一年的時間是無論風雨、從未間斷。

練習時間通常是晚上6點至10點。與現在不一樣,那時還是沒有現代交通工具的年代,我記得有人告訴我,每天晚上,當東恩納師回家時,街上都空無一人。想想也是值得珍惜的回憶

我從東恩納師那裡,以「サンシン(三戦)」為基礎,習得了「ベッチュウリン(一百零八手)」。我從中領悟到,若有想窮究武道的奧義,四肢的運用只是枝微末節,真正的根本在於心膽的鍛鍊 。

而不知道這麼說的依據是什麼,世人開始稱松村的是沖縄手、東恩納的是唐手。人們說:『松村是生來的武士,而石嶺則以型見長』。松村翁有豪力且動作敏捷,擁有典型的武士氣質,他經常訓誡我們『武士應當尊崇神速』。東恩納師則以卓越的名聲告誡我們不要輕易參與『實戰』,並曾說過:『如果想比試,就來與我較量吧!』這正體現了師父他高潔的武道精神。

在當時的沖繩,所謂的「實戰」通常指的是在城裡或遊郭的「掛け試し」(腕試し,講難聽點就是隨機找人幹架的混混行為),因此寬量先生並非是指練習沒有對練,而是不要跑出去做混混行為

4. 金城三郎「關於東恩納先生」


這篇文很有名,經過很多人轉載,包含東恩納盛男先生的『剛柔流空手道史』。本篇回憶錄描述了1910年代,金城少年時對寬量先生的憧憬與印象。

「道場  關於東恩納先生的印象,這只是我們12、13歲(1912年前後)時,孩童眼中的記憶,因此內容或許有些模糊,還請見諒。儘管如此,我們當時已聽聞先生的盛名,且幸運地住在他道場附近,因此時常去窺探。

東恩納先生的道場位於通堂的三重城通,從西本町走過來需穿越山川橋,若從西新町來,則過西海橋後立即向右轉,就在沖縄新聞社的對面。

道場的大小與寬敞程度,我已記不清了,但應該是狹小的場地。正面約一間半(約2.7公尺),深度約三間(約5.4公尺),說得難聽點,是個讓人會感受到這裡就像鰻魚睡覺地方的道場。

在本雜誌(金城版『月刊空手道』)的創刊號中,曾描述糸洲先生的印象,文中提到先生被稱為「糸洲\タンメー(翁)」。而東恩納先生也有「東恩納タンメー(翁)」,又或是「武士タンメー」這樣的尊稱。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去道場都是想說也許能看到先生施展唐手的英姿吧,然而每次前往都只能看到弟子們在練習「サンチン(三戦)」的樣子,在道場裡甚至很難看到先生的身影。

我模糊的記憶中,先生是中等身材(在孩童眼中甚至覺得有些瘦弱),即便如此,我們仍懷著好奇心,想一睹這個看起來貧弱的先生施展唐手的模樣,因此還是頻頻前往偷看。但很可惜,最終我們未能親眼見到先生的唐手技藝,每次去道場,總是看到門弟們在反覆練習「サンチン(三戦)」的樣子。從這方面來說,即使作為一個孩子,我也感到有些遺憾在。

說到「サンチン(三戦)」,這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唐手基本型,練習者會全裸進行,同時吸氣和呼氣並前後移動。教師會站在練習者身後,練習者每動一步,都會用雙手拍打學生的肩膀,糾正學生前後移動時的姿勢。在先生的道場,這項基本練習特別嚴格。看到練習者會用雙手握住裝滿沙子、高兩尺、瓶口細窄的甕,將其水平的放下,來回往返數次,讓我們這些孩童是驚嘆不已,深刻體會到唐手的修行是有多麼的艱難。」

5. 長嶺将真『史実と口伝による沖縄の空手・角力名人伝』


史実と口伝による沖縄の空手・角力名人伝

『史実と口伝による沖縄の空手・角力名人伝』

本書的中標題為「鐵拳武者 那霸手中興之祖 東恩納寬量翁(鉄拳の武者 那覇手中興の祖 東恩納寛量翁)」(第95頁至第108頁)。2015年我翻看這本書就覺得內容莫名其妙,再次從小山先生那看到此文,當時的心境歷歷在目,共有兩部分:

「寬量身材雖小,卻擁有極其靈活的下盤,運動神經更是天賦異稟,擅長角力、唐手與うでい(?)。明治6年(1873年),當寬量年約二十歲時,拜師於久米村、外號「猫(Mayaa)新垣」的新垣世璋(1840-1920),接受正統的那霸手嚴格訓練,打磨他過人的天分,使得他年紀輕輕便在那霸四町聲名遠播。

然而,當寬量聽到在中國學習武術的前輩們的談話,說正宗「唐手」的秘技之厲害、鍛鍊展現出的超人力量後,有著旺盛向上心的寬量遂決心一定要前往福州去一探究竟。(中略)

寬量與父親輪流操縱山原船,並與往返慶良間群島的薪運商人共同生活,這也是他作為結識唐船商人的準備工作。後來,他與某位船主建立了深厚交情,便將自己渴望前往福州的夢想坦誠相告,船主聽後欣然應允。

於是,寬量搭上唐船,在季風到來時從那霸港啟航。途中,船隊在久米島稍作停留,至三月初旬時順風遠行,僅耗時四、五日便順利抵達福州。

關於寬量在福州雖然有說法稱其拜師於リューリューコ,但這裡我採納島袋光裕氏的說法,他是拜師於苑振山(ワイシンザン)。」(後略)
以及:
在長達十年的時間內,(寬量)同時在鑽研秘傳的形意拳奧義……

關於「寬量之師叫做ワイシンザン(WaiShinZan)」的說法,這說法似乎在很久以前就有傳,根據東恩納盛男先生的說法,寬量先生在世時就有嚴正跟長順先生等門弟說他的師父是「リュウリュウコー(RyuRyuKou)」,不是「ワイシンザン(WaiShinZan)」,說實話完全不懂為什麼長嶺先生會這樣寫,明明也認識長順先生。

另外說寬量先生最初的師父是「猫新垣」這件事情,也是從這篇文章而來,但完全不知道怎麼得來的。更讓人覺得莫名的,還是描寫說寬量先生研究形意拳這件事情。

在資訊流通不若現在的一百年前,民國時期五虎下江南才正式打通中國南北拳術交流也已經是1930年代,在那20多年前的沖繩獨自鑽研北派拳法,怎麼看都是太奇幻的描述,在沒有任何其他證據佐證的情況下,此文的參考度毋庸是我看過最低的文獻之一

總結感想


從兩份家譜裡面,至少可以確認到,寬量先生回沖繩的時間點應該就是在1883年之前,至於是不是真的是15、16歲出發的,我倒是不敢說就一定是如此。而從當時世人對於寬量先生的評價,我想是有目共睹,這絕對非武技而言、人品也當是如此,有以下事情證明:

  1. 與被稱為「武士」的東恩納寬裕並稱「東西之東恩納」。在沖繩,「武士(Bushi)」這一詞的意思與日本本土完全不一樣。對日本本土而言,這個詞是代表社會階級的,屬於武士階級的人稱為武士,但沖繩所稱的武士,是旁人對空手道大師的一個尊稱。這不是本人自己稱自己為武士,是旁人欽佩這人的武藝、人格才會有的稱呼。東恩納盛男先生曾對我說這個詞的意思:「(沖繩的武士)是猶如紳士的空手達人」。
  2. 有義村朝義這樣的王公貴族去拜師的切確紀錄,代表王家是認可其武藝與名氣。
  3. 1900年初寬量先生有在水產學校、商業學校教拳的紀錄,代表學校單位也認同他的武藝與名氣。

不過就在我把這些內容整理完的時候,剛好看到某個練中國武術的外國Youtuber去沖繩,訪問了某個他流的外國人,並且給了他10多分鐘的歷史講解。在該影片內容裡面,我在開頭3分鐘內就聽到他用英文講說:(恕我不放連結,不幫垃圾內容賺流量)

  • 「他(東恩納寬量)在大約是1871年到中國...根據我的推算,應該大約待了25年」。
  • 「宮城長順沒有在他(東恩納寬量)底下學很久」。
  • 「他(東恩納寬量)在是個賭徒」。
  • 「他(東恩納寬量)在吸食鴉片,還是個酗酒者」。
  • 「他(東恩納寬量)在1915年這麼早過世就是因為酗酒、以及抽很多鴉片,並且賭到很晚」。
  • 「他(東恩納寬量)師從新垣世璋(「猫新垣」)」

該名外國人自稱是空手道史的專門學者,我也知道此人,畢竟那人很愛到處拉關係,FB用久難免看到很多他一幫朋黨的自吹自噓的廣告圖文,不想記得都不行。跟各派的大師能有機會拍照他是一定給他拍一下當作宣傳,我們本部自然也不意外出現在他吹噓的圖文身影之中。但如果這樣就能讓他用來亂說些五四三的話,那天下還有道理可言?更別說這人雖然在FB上說多尊重、多崇拜東恩納先生,卻還在背叛者搞事之後跑去很親密的同框拍照,看來他的「崇拜」定義很明顯與世俗之人有非常大的不同。

回過頭來說這段前面3分多鐘的內容,看到當下這種論調,我是有動火沒錯。我們一個一個來看這些言論的爭議之處:

  1. 1871年+25年=1896年才回到沖繩,那寬量先生實質上的長子.寬仁是怎麼在1883年左右出生的?石頭蹦出來的?1888、1889年的義村朝義又是跟哪個東恩納寬量學拳的?
  2. 長順先生是在1902年、14歲的時候拜師寬量先生,一直到1915年為止,扣掉中間服兵役應該在2~3年不等,1915-1902-3=10年,其中最後3年還是接到家裡照顧,每天跟寬量先生練拳,這樣算短嗎?
  3. 不過我最不滿的還是這位「專家」指控寬量先生吸食鴉片等內容,我們就來看一下大日本帝國在20世紀初期是怎麼看待吸食鴉片的。從台大的『虛實交雜的罌粟花──「日本帝國主義與鴉片:臺灣總督府的鴉片政策」講座側記』(https://blog.press.ntu.edu.tw/?p=4081)可以知道:大日本帝國本身是把鴉片當作大清帝國所留下來的「陋習」,但因為鴉片利益的關係,禁菸只限於日本本土(包含琉球),台灣跟朝鮮(現在的南北韓)就不是這樣。這篇文可以從旁敲定一件事情:吸毒仔是不會受日本社會所尊敬的。很明顯,有著良好名聲的寬量先生在當時是不可能做此事,而更別遑論酗酒、賭到很晚的真實性,賭到很晚還能同時去教拳,是鳴人施展影分身嗎?
  4. 寬量先生去世時是差不多62歲,在當時其實已經算高齡了,當然要跟超高齡的松村宗棍等首里手大師比較是算早逝,但要知道明治時期日本人平均壽命是42~44歲,寬量先生已經是比平均值多活20歲的人
  5. 其實從這位「專家」前面敘說的,就已經知道其人的文章特性,所以也就不意外他會說出一個明顯有問題、沒有證據的事情:「寬量先生在去大清之前是拜師新垣世璋」。

此「專家」後面還有些讓人莫名奇妙的描述就束我不再多講,只能說看太多會有害身體健康。我實在很困惑,這些內容對於一個真的有研究的人來說是不可能會有的描述,我幾乎可以肯定這個「專家」的水桶有多深,空手道版的Ubisoft?我也只能引以為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