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闊別一年後再次舉辦的活動,也跟以往不同,參考了上次日劍研.神道流的方式,為了降低「練習體驗」的門檻 ,改以「文化講座」的方式進行。除了大張旗鼓的去租了台大綜合體育館的技擊教室作為場地,也更新了以往的報名方式,目的就在於希望盡可能讓人認識我們。
活動共分三部分:
一、沖繩剛柔流空手道是什麼?(20分鐘內)
沖繩剛柔流空手道歷史與文化介紹
二、沖繩剛柔流空手道的練習體系?(40分鐘內)
準備運動、補助運動、型、分解、靠基、組手之演示
三、沖繩剛柔流的練習體驗(30分鐘)
型、分解與靠基之體驗
其實以往我不會想要去特別介紹我們流派的歷史與文化,但在上次私下與日劍研的古會長聊天後,開始有了不同的想法,想說要吸引人進來練,還是要讓人對我們有一定認識,便參考他們上次的做法,先介紹了我們的歷史與文化,最後再給半小時的實際體驗。
就我個人的感想,會覺得上次日劍研的講座體驗過少,與我們以往都是直接原汁原味讓人噴汗體驗相比,呈現兩個極端。但看到他們上次辦得很成功,加之以往我們的活動都有超過五成回饋說強度太高,有些更直言心生畏懼不敢再來,因此這次就鐵了心決定降低強度,大部分動作我們自己示範就好,之後再就參加者的資歷分類成兩組進行練習的體驗。
第一部份的沖繩空手與沖繩剛柔流之歷史文化介紹 |
第一部份就單純是演講,我的演講初稿其實洋洋灑灑準備了好長一段,不過試講了一遍後覺得有些太生澀、時間拖得太長,後來就刪減到後面[附錄]文稿的樣子。實際演講下來,所有觀眾都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但也就僅於此,想要進一步了解的人不多,這部分的確有極大的調整空間。
第二部分的技法演示與說明 |
第二部份就是講述我們練習的核心.型是什麼,它的概念與理論,最重要的是它怎麼練出那些應用技法。
我們先演武基本型「三戦(Sanchin)」,說明練習它的意義,並直接請台下觀眾體驗「三戦」試味(Shime)拍打身體的效果,台下觀眾一瞬間驚訝的表情讓我自己也印象深刻。
接著演武開手型「砕破(Saifa)」,並且以它的基本分解來說明如何應用這些型的動作,讓台下觀眾理解沖繩剛柔流空手道的型之魅力。之後就是補充以型為修練核心的整套練習流程,並讓哲仁在旁演示出來。
這段回饋跟反響就都不錯,甚至有些人事後表達這些內容可以多示範一些給他們了解。
第三部分的實際練習體驗 |
第三部份就是實際體驗,由於這次參加講座的人,武術、格鬥技的年資差異甚大,不是完全沒有、就是習武10年以上,因此分組毫無難度。無經驗的那組就是體驗幾個基本動作,之後用這些基本動作去做相對移動練習。有經驗的就先體驗補助運動的石槌(Chishi),之後做靠基(Kakie)的推手練習,接著在這種推手狀態下去練習我們型中的分解技法。
總得來說,以參加者的問卷回饋來看,實際體驗還是評價最高的、接近滿分,再來是練習流程的演示、有90分,最後則是歷史的部分、65分。如果之後要再辦一次文化講座,歷史的東西我會精簡到沒有10分鐘的程度吧,甚至是將歷史的部分整併到練習流程來進行,體驗的部分加長到一小時的程度。
參加者心得可參看 二刀流的刀鞘 的粉絲頁紀錄,大致上反應了有武術經驗那組的參加者心得。
不過我也必須說,沒比較沒傷害、特別是連續參加日劍研與養神館辦的活動,我對於這次活動的參加人數是有小失望的,不過這就是我們現在的能量上限了吧?只能繼續努力,只是說這連帶讓我思考今年還要不要繼續邀請師匠.藏元雅一 先生來台進行合同練習,畢竟這樣的能量很難去分攤先生來台的各種費用,我會更傾向下半年直接帶隊去沖繩本部找他練習,這之後再與先生商討。
* 完整照片內容請參看FB粉絲頁的相簿。
附錄:活動第一部分的歷史講稿
起源於沖繩的武術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空手道這門武術其實源起是來自於被日本統治才一百多年的沖繩(舊稱:琉球)來的,這門武術是中日沖繩三地交流而產出來的,起初空手也不稱空手,而是會稱呼「手(發音Tee)」、或是「唐手(沖繩發音Tūdī、日式發音Karate)」。
19世紀開始,這門武術開始有比較完整的歷史記載,由於地域以及不公開授徒的關係,初時被分為三種主要不同的系統:首里手、那霸手與泊手。
這個區分其實是很隨便的,大致上就是以現在那霸市的三個地方做區別,但可以確定的是,三者技法核心的型之內容、注重的點皆不同,「手」或「唐手(1850以後產生的說法)」可以說是對此類武術的總稱,是以沖繩獨自傳承的「型」為基礎,發展出來的一套修練體系。
從沖繩傳播出來,手/唐手>空手
這套武術之所以會廣泛流傳出來,可以追朔到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的數年,由於琉球王國被大日本帝國併吞,琉球王國變成大日本帝國的一個沖繩縣,大量的琉球武士失去了原本的工作,有些就轉往向有錢的平民去教拳維生,帶動了平民學拳的風潮,特別是他們將武術推廣到學校變成體育項目。沖繩人,也是首里手傳承者之一的船越義珍先生就是如此,他受邀去日本本土演武,之後就留在日本本土,開始推廣沖繩的武術給日本本土的人,其他大師也就跟上。
為了迎合日本本土,這門武術漸漸有不一樣的稱呼,最為顯著的就是「空手」這個詞的出現,但還未被廣大那來稱呼。說來原本會稱呼「唐手」,有意無意就是想要藉由中國的元素去提高自己武術的地位,但隨著中日兩國的對立,甚至後來就真的引發戰爭,再這樣強調中國元素的稱呼就不是一個明智的舉動,於是眾位唐手大師就在1936年10月25日將此名詞統一改稱為「空手」。
剛柔流簡史
剛柔流是空手這個武術系統第一個誕生的流派,這個流派可追朔到東恩納寬量先生(1853~1915),據說他是為了報父仇而開始習武,甚至到大清帝國去學習,他去多久有諸說,可以確定的是他後來1881年回到已經變成日本沖繩縣的故鄉沖繩那霸市,除了武藝受人肯定之外,他也開始教人拳術。
他在1902年收宮城長順(Miyagi Chojun)為徒,長順先生本身是富裕人家出身,他不缺錢、有天分、也受家人支持讓他全力學拳,1915年寬量先生去世之前,長順先生就已經被當地的人所認識,去世之後寬量先生的學生也就大多都跟著長順先生繼續學習。
1930年為了推廣唐手/空手,長順先生依據武備誌中的拳法大要八句裡面的「法剛柔吞吐」,公開訂定流派名為「剛柔流」,是第一個訂定流派名的空手道流派。不過這不是單純訂個名字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長順先生把整個練習的過程給確立了起來,建立一套體系化的鍛鍊系統。而這個融合沖繩在地武術「手」跟中國南派拳法產生出來的拳法流派,之後便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手道流派之一。
剛柔流 > 沖繩剛柔流
不過,相對於船越先生在日本發展,日後成為日本所謂本土四大流派的松濤館而言,剛柔流命運就弔詭許多。
船越先生在來到日本本土後就幾乎定居於日本本土,但我們流祖.長順先生則因為某些原因,1942年後就再也沒去日本本土、而是留在家鄉沖繩。之後日本二戰戰敗,沖繩也在1945年被美軍託管,形同被美軍割據的殖民地,沖繩人民需要旅行證明書才能前往日本本土, 沖繩與日本本土的人民產生了隔閡,而這也導致兩地的剛柔流開始產生了差異,演變到現在不論是練習法、型的打法跟型的應用都有了明顯的差異。
1972年,在流祖去世後的19年,沖繩再次被納入日本管轄,由於兩地的「剛柔流」已有了根本性的差異, 為了跟在日本本土流傳的「剛柔流」有所區別,流祖在沖繩的學生們皆以「沖繩剛柔流」稱呼原本的「剛柔流」,以區別日本本土的剛柔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