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1日 星期日

[空手道] 組手交流 (20210320)

上次過年與養神館的野餐交流後,我與本多先生約定之後換我們主辦交流活動,時間訂在3月20號的禮拜六,主題我決定是「組手(對練)」。

會安排這個主題是想要減少進入成本、讓參與的人能迅速地進入狀態。畢竟雙方基本動作上有不小的差異,越多的動作,代表在練習過程中會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消化。之前的野餐交流,光是腳部的移動我個人就花很多時間適應,到最後也只有一招「入り身投げ」能在之後內化成可在練習中使出的狀態。因此我思考這次就不要以技術的交流為主軸,而是交流「練習的方式」。沖縄空手道是如何思考「組手」的?這在練習上會有什麼樣的安排?以這樣的方向去交流,其他人用他們自己的技術來應對就好,這樣做較直觀、也不用放太多心在消化我們的基本動作。

自由組手 第一輪

自由組手 第一輪

活動的順序


1. 剛柔流的準備運動(15~20min)
2. 剛柔流的基本動作(30~45min)
 - 原地
 - 動作加上移動
3. 組手對練(1hr39min)
 - 約束組手(中距離,攻方有預備的動作下展開)
 - 自由一招組手(中距離,攻方無預備動作下展開)
 - 自由組手(帶防具的狀況下,輕接觸對練)
4. 自由討論與沖繩古武道武器介紹(Sai與Tonfa)(10min)

活動前面兩個項目刪減了一些內容,大致上是做了該項目的八成內容,畢竟有些動作不是那麼好上手,如:準備運動的虎口與振り捨て等。基本則稍微帶一下,除了教一些我們會用的動作,順便觀察參與者的狀態,以便組手時的人選安排。

組手對練才是這次活動的重點,我把它分為三個階段,以下講述內容與編排的原因。

約束組手(Yakusoku Kumite)


「約束組手」即雙方約定好攻防的動作內容與順序,以此加強攻防技巧的熟練度與對距離掌握度。這是一個非常典型、讓空手道入門者的練習項目,此項目的原則都是: 1. 雙方相距一步再多一點點的距離,攻方擺出架式,之後移動向守方做出攻擊。 2. 守方以雙手下放自然的狀態下,因應對方的攻擊展開防禦或是閃避,接著擊出可以造成傷害的反擊。 由於守方事前已經知道攻方會做出什麼方向、角度以及內容的攻擊,要回應攻方是極其簡單的事情,因此這種組手的練習通常都是給初學者練,但也有想強化特定動作,而刻意以這種形式加強的時候。 這個項目我們只針對拳頭的部分練習: - 右中段正拳突き - 左中段正拳突き - 右上段正拳突き - 左上段正拳突き 因為對於踢的部分,對初學者還是比較難一些,加上雙方距離設定的關係,就把踢的部分大致上拿掉不講,專注在拳頭的攻擊。

一本自由組手(Ippon Jiyu Kumite)


「一本自由組手」也就是攻方約定只出一招的狀況下自由決定攻擊方式。這個項目的練習原則就完全省略掉攻方擺架式的部分,也是讓攻方跟守方一樣,雙手下擺自然的站著開始發動攻擊,只是這攻擊也無從讓守方知道是打算做什麼攻擊了。 攻方施展的攻擊方式也就前面「約束組手」的那四種,但練習者會發現,與之前基本的「約束組手」可說是完全兩個不同層級的世界。由於攻方是自由決定出招,守方無法如同之前那樣有餘裕去決定怎麼移動與反擊,這種物理條件的嚴峻也加重心理的壓力,很容易就讓身體變得僵硬而無法輕鬆反應這種練習就是要模擬真實衝突的狀況。真實衝突的發生是不可預期的,發生往往是自然的狀態下直接展開,因此不管是攻方還是守方,練習從無架式的狀態下開始動作是有其必要性。而動作一當發動就應該要一鼓作氣地進行,當第一擊無法產生效用的話,有很大機會會讓雙方僵持住、徒增風險,因此打出有效的第一擊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練習上會強調一本就是要讓人了解它的重要性

自由組手(Jiyu Kumite)


「自由組手」則是再進階的對打練習。雙方可能還是有一定程度的規則,如:不打手刀、不打要害之類的,但在出招上面便不再只出固定的動作與順序,也會自由地調整雙方的距離。 前述提到「一本自由組手」是希望模擬真實的衝突狀況發生時一擊擊倒對方的狀況,但如果辦不到,就勢必會變成雙方對峙的結果。進入這種狀況就該擺好架式,盡可能防護好自己的身體方為上策

自由組手 第二輪

但有一點要注意到,即使是這樣對峙的狀況,以自己生命安全為前提的狀況下,還是有逃跑這個選項可以選。前面的「一本自由組手」也是,這是設想在對方進入我最後警戒區後,決定就是要對手烙倒的情境,並不是衝突發生時只能把對手擊倒,練習者還是應該要有這樣的了解才對。

原本這個項目我是打算視情況展開,我甚至一開始就沒把這個項目寫在FB的活動內容上,因為它有太多不確定性,為避免參與者受傷,如果非養神館的人參與者越多,這個項目我就會自動捨棄。但後來參加的人還都是養神館的朋友為主,其他非養神館的朋友也都是認識的人,就放心的把這個項目拉進來練習。

對我而言,「自由組手」除了是實踐型中技法的一個練習項目,更多的部分是在讓人了解雙方腳步間「距離」的掌控,至於架式或是想要怎麼攻擊就沒有一定了。依照規則這種架式或攻擊方式會有很大的區別,端視規則、個人擅長的東西以及喜好來決定,這些可以看同樣一個人在不同規則競技下的架式就可知道,這裡就不再多做敘述。

總之,我們是在戴好護具的狀況下、輕接觸的進行這個「自由組手」。因為是第一次跟不同合氣道出身的人做對打練習,有著不同的反應動作與模式,特別是在近身拉扯的狀況下,與對應有練過柔道的人、做出的動作與回饋是非常寶貴的經驗。


這之後剩下一點點時間就自由的討論一下,並且秀一下沖繩古武道有的武器釵(Sai)與拐棍(Tonfa),它們的武器特性以及攻擊方式做為結束。

最後再次謝謝養神館以及非養神館的朋友參與這次的活動,下次交流的主題決定下來我們再公布於FB的粉絲頁。

活動最後的大合照

---
20250831(日)重新編排文章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