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是規劃現在的工作如果辭掉的話
會先空個至少一個月的時間
去沖繩找間古武道的道館拜師練
但在這次出發前往沖繩前
跟香港的友人Janet討論這次的行程
覺得可以先去她所在的平信賢系的信武館見學看看
於是到了沖繩的第一天就先去向藏元先生請示
得到藏元先生的認可後
便約定第四天經由Janet的引薦
帶著台灣支部的兩名成員
晚上去位於豐見城市的信武館見學
不過計畫是如此
早上的練習還是要先撐過
DAY 4 練習第二天
第一堂: 英國支部長 Geogre先生
各種基本動作分各種手部動作跟只有肘的
再來是SHADOW BOXING*2
最後面是開手的上段孤受け、中段引き受け跟下段払い受け
跟45度的移動加這些開手的受技
第二堂: 東恩納先生
「四向戰」的各種受技加強再來就是一直打「四向戰」
中途上原先生調整了我前屈立的站姿
夾好要害
其他就沒再調過什麼
第三堂: 南非支部長 Bakkies先生
突き跟前蹴り為主中間搭配前屈立的前進後退
與前後腳的轉換
再來就是上述動作相對應的約束組手練習
第四堂: 東京支部長 寺內先生
這堂開始是寺內先生他組手會用的連續攻擊左平行立開始
右腳跟上變成平行立 同時出左拳
接著左下段前蹴り站前屈立 接右逆突き
再踢出右下段前蹴り
轉身換另外一邊繼續
這連續攻擊我是覺得很不錯
很令人意外的節奏感
更令人吃驚的是寺內先生是幾乎一動就把它做完
我協調性沒有很好
練了20分鐘有,也頂多前兩動比較順
第三動的逆突き開始,動作擺得出來卻沒有像打巻藁時的力量在
更別說第四動就覺得吃力無法一拍做完
汗顏阿
上面的動作結束之後就是地獄的開始
飛び蹴り*N
一百零八手的二段飛び蹴り*N
加起來又是快20分鐘以上吧
就是一直跳、一直跳
跳到非常崩潰
特別是之前有患腳底筋膜炎的左腳爆彈感覺又隱隱復發
非常怕它待會就痛到走不了路
最後寺內先生看時間差不多了
用僅剩的一點時間做伏地挺身
原本我一分鐘可以60下沒問題的
當下沒力只能做到40下
這天開始的練習就沒有大會師的第五堂
這之後排定的行程是師弟 Steffen的升段審查
閒雜人等都不能入場
我們其他人就先離開
我是直接先回住處睡覺養神
趕快讓左腳休息一下、靜待晚餐跟Janet會面
信武館見學
晚上我們三個要去見學的人
先與Janet一眾在國際通會合吃飯
原本有些猶豫是不是該好好讓自己的左腳休息
免得接下來出問題導致剩下的活動都無法參加
但在Janet勸說之下最後還是決定照預定行程去信武館見學
一夥6人從國際通搭兩台計程車前往信武館
大概20分鐘左右就到達目的地
我是第一次進入豐見城市內
之前都只有去周邊的outlet以及沖繩空手會館
相比那霸市而言,荒涼許多
信武館道場樓下 |
當初平先生建立的〈琉球古武道保存振興会〉就是由信武館初代館長 赤嶺栄亮先生接手
現在信武館已經是由第二代 赤嶺浩先生繼承
他們的空手道流派則是首里手系的小林流
身體操作的方式其實跟我們差距不小
這也是我所疑慮的地方
學習成本對我而言是否會太高?
進去二樓的道場
沒想到遇到我們德國的Bodo先生
他也來見學!?
後來發現也有很多IOGKF的人在裡面練
只是道服也換成信武館的徽章
色帶也是
道服換一換
由來自瑞士的Dell先生帶大家做準備運動
信武館的準備運動直接由サイ(釵、鐵尺)開始
先是兩隻釵合在一起,像是甩石槌一樣的做幾種手腕的熱身動作
讓人意外的是
之後就蹲四股立的打釵的基本動作
然後每個動作都是一百下整サイの中段突き
サイの上段突き
サイの下段突き
サイの上段揚げ受け
サイの中段外受け
サイの中段内受け
サイの下段払い受け
....(略,以下大概還有五六種動作正式名稱不太知道)
赤嶺館長就這樣一個一個走過去訂正動作
真的是做好做滿
雖然蹲到中間有些受不了而站起來兩三次
但之後習慣了也就沒有再站起來過
接著加入移動的綜合動作
有四股立也有平行立
移動因為空間不夠所以就是前進三步、後退三步
我有發現這些動作就是信武館「サイの基本型」
因為來之前剛好有看過這個型的內容
所以沒有很陌生
這樣一個小時後
稍微喝一下水
館長就請曾經在台中住過七年
娶台灣老婆,會說中文的另外一位赤嶺桑
偕同其他兩位信武館的成員上三樓天台教我們一眾初學者練棒術
練習的內容是「棒の基本型一」
而其他信武館的門下生則留在二樓道場內練
棒的握法、起手勢、中段構え、突き以及其他四種我不知道名稱的動作分別帶
過了一輪後將這些全部連在一起練
由於都是初學者
所以也幾乎只有練單邊
必須承認
棒的練習相比前面釵的內容,真的讓我練得很辛苦
釵的使用比較偏重本身手腕一瞬間的勁力以及手臂迴轉的離心力
這在剛柔流的石槌練習上就會練到
加上之前東恩納先生有示範簡單的用法
自己私底下練一練,到赤嶺館長看的時候我幾乎沒有被調整過動作
另外,腳到身體、再到手的連動也沒有那麼大的隔閡在
雖然力量速度明顯沒有其他門下生那麼順
但也只是練習量的差距而已
但是棒術就完全不一樣了
光是手部的動作要搭配剛柔流沒有的,首里手的後屈立去連動一點
我就知道這套型我只要能記住動作就是功成身退了
因為身體根本的操作概念與方式就完全不同
練到後面
我真正覺得有稍微上手的攻防動作,只有一招突き
其他需要後屈立作連動的,我都幾乎站成貓足立了
想當然動作也就做不順 (汗)
總之~
在中間很狼狽的突然下起大雨跑回二樓躲雨外
滿滿的兩小時練習也是完畢了
雖然覺得平信賢系的古武道對我的學習成本太高
之後可能接觸不會太深
但還是覺得有很多體會跟收穫
|
非常感謝 Janet、瑞士的Dell先生、赤嶺桑,以及信武館的赤嶺館長讓我們見學
也終於真正結束這一整天的練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