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活動的背後故事
上半年因為有新生加入,就沒有想弄任何特殊活動,但是想想這樣好像太懶散了,為了避免一整年都沒辦活動,就決定趁去新北市練習時辦了一場這個體驗會。
不像去年在台大體育館辦的文化講座,這次場地是完全不方便對外的私人場地,所以儘管投了廣告,但預期參加的人數不會太多,不過就算如此,還是實到了5位參與,算是能接受的程度。
在去年接受故宮的兩小時演講洗禮,這次花了一周就把介紹的演講稿,跟介紹實際演練數遍。照理說去年那種大場面都經歷過了,這次才5人上下的體驗會,應該是小菜一碟,但我在活動前一晚依然覺得腸胃蠕動的很快,到活動當天早上腸胃甚至變成翻滾,跑了廁所之後更是覺得不妙,感覺又要拉肚子的感覺。要久違的在不認識的人面前演講半小時,終究還是給了我一股壓力,難以消化。
![]() |
活動結束的大合照 |
活動紀錄
活動分為兩部分:
- 介紹(30mins)
1. 歷史介紹
2. 練習體系介紹
- 動作體驗
1. (部分)準備運動(30mins上下)
2. (部分)基本動作(10mins上下)
3. 靠基(Kakie)與型分解(60mins上下)
今天的活動有參考去年文化講座的成果去修改,有稍微降低說的內容,並且也嘗試讓所有人都能一同參與,而非像上次一樣分組進行。
說的部分這次將內容集中在沖縄空手跟我們沖縄剛柔流的簡短歷史,之後就是大略的介紹鍛鍊體系。體系介紹的部分盡可能連結到我們後面體驗的內容,也讓Steffen演武了我們的基本型「三戦」。
是說原先預計希望能在20分鐘內講完,但練講了幾次發現30分鐘會比較合適,語調會比較平順、不會太趕,遂決定改為30分鐘的速度去講。
![]() |
給眾人介紹剛柔流 |
體驗的部分,準備運動的速度我有盡可能放慢,避免再次發生見學的人做到一半就到後面吐的慘劇。而|基本動作則只挑了幾個相對好練的動作:上中下段正拳突き、裏拳打ち、裏突き、前蹴り。
之後小休息一下,正式進入重頭戲。我們以簡單的靠基開頭,之後就開始做型分解的練習,從基本中段與上段的關節技,之後一路做了「撃砕第一」、「撃砕第二」、「制引戦」、「十八手」的基本分解、應用分解,練了有超過一小時。印象中有練到的分解:
- 基本的靠基互推。
- 靠基中的聽勁練習。
- 「四向戦」的中段關節技。
- 「撃砕第一」的上段關節技。
- 「撃砕第一」第一動的應用分解。
- 「制引戦」第一動的應用分解。
- 「制引戦」補助中段横外受け的應用分解。
- 「制引戦」張り受け的應用分解。
- 「十八手」手肘關節技的基本分解。
只有示範的:
- 虎口的基本分解與應用分解。
- 「砕破」鷺足立ち的應用分解。
- 「制引戦」手指關節技的應用分解。
- 身體全方位的抗打練習。
![]() |
給眾人講解技法的動作 |
總結
這次體驗會不只讓外部人士有機會體驗到我們剛柔流的技法,也讓一些學員有機會提前接觸型的動作到底該怎麼使用,算是一個雙贏的局面,活動總算順利結束。
是說果不其然,第一階段的介紹一講完,我就覺得肚子沒有不舒服了,而且這次的演講介紹,滿分100分我可以給自己打90分,幾乎沒有卡頓、順順的介紹,想之前故宮的演講我怎麼演練都會卡頓,後來直接放大絕,準備小抄全程看著講。這次總算到達之前公司儲備主管內訓時,講師說的講課境界了,對自己的成長真的有感動到,不過再來一次我應該還是會緊張到肚子不舒服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